PCR循环的三个核心步骤
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)是一种通过温度循环实现DNA指数级扩增的技术每个循环包含以下三步,重复25-40次后,目标DNA片段可扩增数百万倍:
变性(Denaturation)
温度:94–98°C(典型值95°C)
作用:高温破坏DNA双链间的氢键,使双链解离为单链模板
时间:30秒至2分钟(首次变性常延长至5分钟以彻底解链)
分子机制:高温导致碱基间氢键断裂,双螺旋结构解开
退火(Annealing)
温度:50–65°C(通常比引物熔解温度Tm低5°C)
作用:降温使引物(短单链DNA片段)特异性结合到模板DNA的互补区域
时间:20–60秒
关键因素:
温度过高→引物结合不牢;温度过低→非特异性结合
引物设计需匹配目标序列,长度通常18-25个碱基
延伸(Extension)
温度:72°C(Taq 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)
作用:DNA聚合酶以单链为模板,沿引物3'端合成互补链,生成新双链DNA
时间:每1 kb DNA约需30–60秒(最终延伸延长至3–5分钟确保完整合成)
酶活性:
耐热DNA聚合酶(如Taq酶)在高温下保持活性,避免每轮添加新酶
按5'→3'方向添加脱氧核苷酸(dNTPs)延伸新链
循环过程的动态变化
指数扩增原理:每完成1个循环,目标DNA数量翻倍(理论值)例如:
循环1→2条新链
循环3→8条新链(含2条目标长度片段)
循环30→可达10^9倍扩增
温度控制要求:PCR仪需精准快速切换温度,确保各步骤高效进行
关键注意事项
引物设计:
特异性决定扩增准确性,避免与非目标序列结合
循环数优化:
初始DNA量越少,所需循环数越多(如单拷贝基因需40循环,高浓度样本仅25循环)
酶与试剂:
现代PCR使用热稳定聚合酶(如Taq酶),替代早期Klenow片段(需每轮补加)
可视化理解
图示流程:
变性(95℃)→退火(55℃)→延伸(72℃)→重复循环…
(参考温度-时间曲线)
分子动态:
引物(蓝色)结合模板后,聚合酶(红色)合成新链(绿色)
总结:
PCR通过三步温度循环实现DNA精准扩增,其核心在于变性分离、退火结合、延伸合成的高效重复该技术自1980年代发展至今,已成为分子生物学、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基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