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反应体系准备
PCR反应需在专用离心管中配制包含以下成分的混合液:
模板DNA:双链或单链DNA,提供待扩增的目标序列。
引物:一对寡核苷酸片段,分别与目标DNA的两端互补,决定扩增的特异性。
耐高温DNA聚合酶(如Taq酶):催化DNA链的合成,需耐受高温变性步骤。
脱氧核苷三磷酸(dNTPs):提供DNA合成的原料。
缓冲液:含Mg²⁺等离子,维持反应体系的pH和酶活性。
混合液配制完成后需短暂离心以去除气泡,随后放入PCR仪中进行扩增。
二、循环扩增
PCR通过变性-退火-延伸三步循环(通常25-35次)实现DNA指数级扩增:
变性(Denaturation)
温度:94-98°C,持续20-30秒。
作用:高温使双链DNA解离为单链,作为后续扩增的模板。
退火(Annealing)
温度:50-65°C(依引物Tm值调整),持续20-60秒。
作用:引物与模板DNA的互补区域结合,形成局部双链。
3.延伸(Extension)
温度:72°C,时间依目标片段长度而定(一般1分钟/1kb)。
作用:DNA聚合酶以dNTPs为原料,沿模板从引物3'端合成互补链。
每完成一次循环,目标DNA数量翻倍(理论值)。经过30次循环后,DNA可扩增至约10⁹倍。
三、产物检测
扩增结束后需验证产物是否符合预期,常用方法包括:
琼脂糖凝胶电泳:通过电泳分离DNA片段,紫外灯下观察条带大小。
荧光定量检测:若使用荧光染料或探针(如SYBR Green、TaqMan),可实时监测扩增曲线。
数字PCR(dPCR):将反应液分割为微滴,通过统计阳性/阴性信号实现绝对定量。
四、技术变体与应用
基础PCR可衍生出多种改进技术:
逆转录PCR(RT-PCR):以RNA为模板,先逆转录为cDNA再扩增,用于基因表达分析。
热启动PCR:通过修饰酶或抗体抑制非特异性扩增,提高反应特异性。
多重PCR:在同一反应中使用多对引物,同时扩增多个目标片段。
五、关键注意事项
污染控制:气溶胶可能导致假阳性,需在超净台操作并使用无DNA酶耗材。
引物设计:需避免二聚体及非特异性结合,常用软件(如Primer3)辅助设计。
温度参数优化:退火温度过高会导致引物无法结合,过低则增加非特异性扩增风险。
结语
自1983年发明以来,PCR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、医学诊断(如新冠检测)、法医学等领域的基石。其高效、灵活的特点使其持续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