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血DNA提取:解锁生命密码的关键实验
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,从全血中提取高质量DNA是分子生物学、遗传病诊断和法医学等领域的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原理、步骤及注意事项,帮助读者理解这一技术
一、实验原理
全血包含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和血浆,其中白细胞是DNA的唯一来源(因红细胞无细胞核)提取需三步:
裂解红细胞:用裂解液破坏红细胞膜,释放血红蛋白并去除,保留白细胞沉淀
裂解白细胞:通过蛋白酶K和SDS(十二烷基硫酸钠)消化蛋白质,破坏细胞核膜释放DNA
纯化DNA:去除杂质(蛋白质、脂质等),沉淀并溶解DNA
关键点:抗凝剂(如EDTA)可防止血液凝固,保障DNA完整性
二、实验步骤详解
以常用方法为例,结合传统法与试剂盒法说明:
1.传统盐析法(无毒安全)
基于Miller等(1988)的盐析技术
步骤1:白细胞分离
取抗凝全血离心,弃血浆,保留白细胞层("buffy coat")
加入红细胞裂解液(如10×RBC Lysis Buffer),离心去除上清液,重复至沉淀变白
步骤2:裂解与去蛋白
白细胞悬液中加入核裂解液(含SDS、蛋白酶K),55℃孵育过夜消化蛋白质
加入饱和NaCl溶液(约6M),剧烈振荡后离心,沉淀蛋白质杂质,保留含DNA的上清液
步骤3:DNA沉淀与纯化
上清液加异丙醇或乙醇沉淀DNA,用70%乙醇洗涤去除盐分
干燥后溶于TE缓冲液(pH 8.0),4℃或-20℃保存
优势:避免有毒酚/氯仿,成本低且适合高通量
2.试剂盒法(高效快捷)
商品化试剂盒(如离心柱、磁珠法)简化流程:
磁珠法(捷倍斯生物GBCBIO®示例):
全血与裂解液混合,磁珠吸附DNA
乙醇洗涤后,磁分离去除杂质,洗脱DNA
离心柱法(如iPure试剂盒)
裂解样本后,DNA结合于硅胶膜,蛋白酶消化杂质
多次离心洗涤,最后用缓冲液洗脱DNA
优势:15-30分钟内完成,纯度更高(260/280吸光度比≈1.8-2.0)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样本处理:
全血需新鲜或-80℃保存(2个月内提取最佳),避免反复冻融导致DNA降解
抗凝剂首选EDTA(肝素可能抑制后续PCR)
避免污染:
穿戴手套/口罩,使用高压灭菌耗材,防止外源DNA污染
操作区与PCR区分隔,减少交叉污染
质量控制:
浓度检测:分光光度计测A260/A280比值(1.8-2.0为佳)
完整性验证: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清晰条带,无拖尾(表明无降解)
常见问题:
DNA得率低:裂解不充分(增加裂解液体积或时间)
乙醇残留:充分干燥沉淀,否则抑制酶反应
四、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
方法适用场景优势
盐析法大样本量、预算有限无毒、成本低
酚氯仿法高纯度需求(如测序)纯度极高
磁珠/柱式法临床快速检测、自动化平台速度快、操作简
五、应用与意义
提取的DNA用于:
疾病诊断:遗传病基因筛查(如地中海贫血)
法医学:亲子鉴定、个体识别
科研:PCR、测序、表观遗传分析
技术进步:新一代磁珠法可处理微量样本(200μl全血),提升临床效率
结语
全血DNA提取是连接样本与基因分析的桥梁掌握原理并优化步骤(如裂解条件、纯化方式),可显著提高DNA质量,为下游应用奠定基础随着试剂盒技术的发展,这一过程正变得更高效、安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