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原理
血液DNA提取的核心目标是分离高纯度基因组DNA,用于PCR、基因测序等分子实验传统酚氯仿法因毒性大、耗时长已被淘汰,现代试剂盒主要采用两类技术:
硅胶膜吸附柱法(如上海莱枫、天根生化等品牌):通过离液盐使DNA特异性结合硅胶膜,再洗涤纯化
磁珠法(如E.Z.N.A.、PureBind等品牌):利用磁珠吸附DNA,通过磁场分离杂质
两种方法均能避免有机溶剂,30-60分钟内完成提取,DNA纯度达A260/280≈1.8、A260/230>2.0
二、通用操作步骤
1.样本前处理
抗凝血:EDTA或柠檬酸钠抗凝的全血需混匀,2-8℃保存≤10天,长期存储需-70℃且避免反复冻融
血凝块/陈旧血:需用专用裂解柱(如NP401)或延长蛋白酶K消化时间
样本量:通常适用100μl–2ml血液,微量样本需用PBS稀释
2.细胞裂解与消化
加入裂解液(如Buffer MG-A/BL)和蛋白酶K(20mg/ml),涡旋混匀
55-70℃温浴10-30分钟,彻底分解细胞膜和蛋白质
注:肝素抗凝血需添加Buffer WAK去除肝素干扰
若需RNA-free DNA,可加入RNase A
3.DNA结合纯化
硅胶膜法:
将裂解液转移至吸附柱,加结合缓冲液(如含异丙醇的Buffer GBH),离心使DNA结合硅胶膜
磁珠法:
加入磁珠和结合液,孵育后磁吸弃上清,DNA吸附于磁珠
4.洗涤去杂
用含乙醇的洗涤液(如Buffer WAG/WB1)离心或磁吸清洗2-3次,去除蛋白质、盐离子等杂质
关键:洗涤液需提前按说明加无水乙醇(如Buffer WB1加乙醇后使用)
5.洗脱与保存
空离心柱/磁珠干燥5分钟,避免乙醇残留
加洗脱缓冲液(TE或水,pH 7.0-8.5),离心或孵育洗脱DNA
洗脱液65℃预热可提高DNA得率20%
-20℃保存备用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样本质量:
溶血、脂血或反复冻融样本会降低DNA产量
鸟类/两栖类血液需减量(如≤10μl)并延长裂解时间
试剂操作:
蛋白酶K避免反复冻融;洗涤液现配现用
裂解液含刺激性化合物,需戴手套、护目镜操作
常见问题解决:
DNA产量低:增加裂解液用量、二次洗脱或延长结合时间
DNA降解:避免剧烈振荡或高温裂解(>70℃)
乙醇残留:延长干燥时间,残留会抑制PCR
四、技术优势与适用场景
方法适用场景优势
硅胶膜法常规抗凝血(1ml样本得20-50μg DNA)成本低,兼容自动化设备
磁珠法微量样本、高通量检测速度快(≤30分钟),无离心需求
特殊应用:
法医样本(唾液、精斑)可用硅胶柱法提取
线粒体DNA提取需优化裂解条件
五、总结
血液DNA提取试剂盒通过标准化流程显著提升实验效率,但需严格遵循操作细节选择时需考虑样本类型(新鲜/陈旧/抗凝方式)、下游应用(如PCR需高纯度,测序需大片段)及通量需求随着磁珠法等新技术普及,提取效率与安全性将持续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