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实验检测法:直接捕获遗传信号
核酸杂交技术
Southern印迹: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,电泳分离后通过标记探针杂交,检测基因缺失、插入或重排适用于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诊断
Northern印迹:针对RNA检测,可发现mRNA表达异常,用于基因功能验证
PCR扩增技术
通过聚合酶链反应(PCR)扩增特定DNA片段,结合电泳或测序分析
衍生技术:
STR分型:检测短串联重复序列的长度差异,用于法医鉴定和亲子鉴定(准确率>99.99%)
SNP分型:分析单碱基变异,用于疾病风险预测和祖先溯源
实时定量PCR:快速测定基因表达量
测序技术
桑格测序:传统方法,精准识别碱基序列
下一代测序(NGS):高通量检测全基因组,大幅提升效率
二、计算预测法:生物信息学的智慧
同源比对法
将未知DNA序列与已知基因库(如EST、蛋白质数据库)比对,利用BLAST等工具识别同源基因效率高但依赖现有数据
从头预测法(Ab Initio)
通过算法识别基因特征信号(如启动子、外显子-内含子边界)
隐马尔可夫模型(HMM):工具如GenScan可预测真核生物基因结构,但因内含子复杂,准确性有限
比较基因组学
对比不同物种的保守序列,利用自然选择原理修正基因预测(例:酵母基因组对比优化人类基因识别)
三、特殊场景应用
亲缘鉴定
父系溯源:Y染色体分析
母系溯源:线粒体DNA测序
需超过统计阈值(如STR匹配≥15个位点)才可确认关系
实验动物基因型鉴定
CRISPR/Cas9编辑鼠需设计突变型/野生型双引物,通过PCR电泳区分纯合子、杂合子
关键:避免DNA污染(如器械消毒、分装试剂)
物种鉴定
采用DNA条形码、RAPD等技术,通过多态性区分物种
四、挑战与前景
技术瓶颈:真核生物假基因干扰、内含子复杂导致预测困难;样本污染可能造成PCR假阳性
发展趋势:
单细胞测序提升微量样本精度
人工智能优化基因预测模型
伦理规范需同步完善(如隐私保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