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前亲子鉴定,也称胚胎期亲子鉴定、胎儿亲子鉴定,是指利用基因技术鉴定胎儿遗传意义上的父亲。进行产前亲子鉴定时,可以采集的样本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一、胎儿样本
羊水:通常在孕期第16周后,由妇产科医生在B超的监测下,从产妇的腹壁内抽出少量羊水作为样本。技术成熟的妇产科医院在16周至30周都可采集。采集时需确保抽取的羊水样本量为6毫升至10毫升,以便获取足够的DNA进行鉴定。
绒毛:通常在怀孕第10周至13周,通过绒毛膜取样术,抽出绒毛膜细胞组织(最终形成胎盘)的一小部分作为化验的样本。绒毛活检手术要从下阴道走针,白带清洁度要高,不然容易引起宫腔感染;还要检查血常规,白细胞不高方可进行。
静脉血:随着科技的发展,目前也可以采取母体静脉血作为样本进行无创亲子鉴定。孕妇怀孕7周以上,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,用抗凝管抽取孕妇手臂静脉血10ml左右即可。这种方法对孕妇和胎儿的伤害较小,且准确率较高。
二、可疑父亲样本
可疑父亲的样本主要用于与胎儿样本进行比对,以确定亲子关系。可以采集的样本类型包括:
毛发:从可疑父亲的头部、腋下或其他部位拔下至少5根毛发,确保毛发末端有肉眼可见的毛囊。
血痕或血液:采集可疑父亲的指尖血或耳垂血,通常采集2~3毫升,室温保存,或采集血痕样本,即在干净棉纱上留下5个指甲盖大小的血液印记进行阴干。
口腔拭子:使用干净的医用棉签,在可疑父亲的口腔内部脸颊一侧,上下旋转擦拭20下,左右交替采集,通常采集6根棉签并阴干。
其他样本:如指甲、烟蒂、精液等,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采集,但需注意样本的完整性和DNA提取率。
注意事项
安全性:产前亲子鉴定涉及胎儿和孕妇的安全,因此务必选择正规、专业的鉴定机构和医院进行操作。
准确性:样本的采集和保存方法直接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,因此需严格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。
隐私保护:鉴定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,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和鉴定结果。
综上所述,产前亲子鉴定可以采集的样本包括胎儿样本(羊水、绒毛、静脉血)和可疑父亲样本(毛发、血痕或血液、口腔拭子等)。在采集样本时,务必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,并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。